重載鐵路是鐵路物流發展的“及時雨”
新華網:從鄭州鐵路局獲悉,1月13日,滿載1.2萬噸煤炭的J55081次試驗列車在瓦日鐵路長子南至平順站順利完成重載綜合實驗,這標志著繼高原鐵路、高速鐵路之后,我國30噸軸重重載鐵路綜合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重載運輸是國際公認的鐵路貨運發展方向,而貨車軸重代表著重載鐵路發展水平。
目前,我國鐵路貨車普遍采用23噸軸重。綜合試驗的順利完成將為我國30噸軸重重載鐵路新技術、新裝備的試驗和試用提供條件,為我國開通運營30噸軸重重載鐵路打下堅實基礎,進一步提升了我國重載鐵路的技術創新水平,未來還將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噸軸重重載鐵路成套技術體系
長期以來,我國物流業成本居高不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鐵路貨運發展滯后。數據顯示,鐵路、公路和航空的單位運輸成本之比為1:6 .4:9
.35。目前中國煤炭相當大一部分還是依靠 汽 車 運 輸 。 這 是 在 用 優 質
的“油”拉低質的“煤”,不僅運輸成本高,而且污染物排放大,是非常錯誤的。
因此,加快鐵路物流業發展,特別是加快發展“重鐵”已是大勢所趨。重載鐵路實驗的成功將大大提升煤的流通速度。重載鐵路一旦通車,將是刺激當地經濟的一劑強心針,勢必會對沿線的煤炭生產地區帶來更多的大宗交易訂單和投資預期。而煤炭作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一個重要能源角色來說,提升運輸的效率必定使從事該能源生產的企業和地區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無論是投資的增加、利潤的上升亦或是由于運輸費用的降低而導致山西煤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提升,對于煤炭產業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使煤炭企業更多地專注于如何清潔生產和安全生產。
重載鐵路的實驗成功是鐵路技術史上的一次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事件。為提升我國鐵路貨運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實現我國鐵路科學發展和引領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為中國鐵路鐵路物流發展下了場“及時雨”。